周朝末期周天子实力下降,各诸侯国都脱离周天子管制自立门户华亿配资,国与国之间为了利益互相残杀,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从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逐渐变得强大,秦始皇22岁亲政以来,在前人的基础上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用“远交近攻”决策将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六国先后消灭,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。
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帝王,他自认功绩高过三皇五帝,自称“皇帝”,开启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。秦始皇伟大不只体现在统一,还体现在他为后世制定了很多有用的政策,用一句话来说就是:“书同文,车同轨,度同制,行同伦,地同域。”
过去的诸侯国各过各的,很多东西没有一致的标准,就连马路宽窄程度都不一样,有的马路宽到能过10个人,有的马路窄到5个人都过不去,如果匈奴这时候打过来车辆不方便通行,秦始皇就规定车的车距必须是统一标准的六尺。
既然车的车距都规定了,马路当然也要重新定义,公元前220年,秦始皇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各郡县的九条驰道网络。驰道是中国最早的“国道”,公元前220年开始修建,为皇帝专用车道,有利于秦始皇全国巡视。
展开剩余70%公元前212年,蒙恬大将军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,亲自修建了为防御匈奴的专用军事交通线直道。直道位于蒙、甘、陕三省境内,起点在陕西咸阳,终点在内蒙九原,全长736公里,穿越14个县,由10万工匠修建而成。
早在公元前215年,燕人卢生预言“亡秦者胡也”,秦始皇以为秦朝会亡在胡人匈奴手上,他就对直道非常重视,不允许工匠偷工减料,一经发现立即处死,工匠都不敢浑水摸鱼,因此直道质量非常好,汉武帝曾在这条路上两次征讨匈奴,李世民也在这条路上赶走突厥,这条路一直到清朝还在发挥作用,清朝之后才慢慢淘汰。
据《汉书》记载驰道旁边是有树木的“道广五十步,三丈而树”而直道别说树木,就连一根杂草都没有,古代又没有钢筋混凝土,直道为何经历了数千年一根野草都不生长呢?
直道之所以千百年以来寸草不生,主要是地理原因和人工干预原因,首先,直道路过的地方大多是高原地带,周围都是黄土黄沙,这种气候干燥水分稀少的地方本来就不利于草木生长。其次,工匠为了让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也不能生长,在路边架起大锅,把修建直道要用的黄土都给炒一遍或者是用火把土给烧焦烧成熟土。
熟土被高温加热后,里面的活性物质都被杀死,土壤的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,野草在熟土里更加难以生存。古代帝王陵墓也会用到熟土,这样就不会有草长在墓上,有经验的考古学家一看到山头寸草不生就知道地底下一定有墓葬。
最后,工匠为了直道不长草还要在熟土里加入大量的碱,碱能破坏土壤的酸碱度,过酸的土壤和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野草生存,直道因为以上三个步骤才能千百年以来寸草不生。
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”,秦始皇废这么多精力修建直道就是为了不亡国,可秦朝还是早早的灭亡了,只在历史上存在14年。他以为秦朝会亡于胡人,实际上是亡在他最小的儿子胡亥身上。
胡亥勾结赵高、李斯害死公子扶苏,修改秦始皇遗诏登上皇位,在位期间陷害忠良、大兴土木、广修宫殿华亿配资,逼得老百姓揭竿起义推翻秦朝,直道等秦始皇打下的基础全都便宜了后代千秋万世,他设立的郡县制直到今天还在用,秦始皇真乃千古一帝,如果上天能给他更多时间,他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惊天动地的奇迹!
发布于:天津市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